让学生“上好学”
  作者:吴海鹰  |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 2010-04-16  点击数: 674次

我国的基础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义务教育达到了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快速提高。人民群众需要优质教育,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要公平教育。国民教育已经解决了“上学难”,实现了“好上学”的问题,但教育发展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教育质量滞后于教育规模,教育改革滞后于教育发展,基础教育面临新着挑战。在这种形式下教育必须改革创新,学校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特色,办人民群众需要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 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的一种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让学生从“好上学” 向“上好学”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为突破口,有效开展素质教育。

1.校长的定位与决策、执行力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首先校长要树立教育公平的思想意识与教育观念,要树立公平行为,公平对待不同性别、民族、家庭经济状况或背景的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成功的机会;让所有的师生在公平、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

作为校长要明确学校的愿景,提升执行力,必须了解教育、了解课堂、了解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长的教育思想要具有超时性,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改革方面要具备敢为人先的魄力,给老师们树立课改的信心和决心,让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老师成长、学校提升。

决策在领导,执行靠大家,决策是眼睛,执行是双腿。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成功、学校发展,但往往因为缺乏智慧、毅力,导致执行力低,失去了执行力,就失去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创造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落实学校的发展目标,就不能实现学校的愿景。学校的执行力,就是学校的办学质量。

2.进行教师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转变思想观念往往被视为口号,被当作软任务,因此,往往说得多,措施少;口号多,行动少。现如今,还有不少学校把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挂在嘴上,做的却仍只是单一的应试教育,其代价是牺牲了教师的创造力,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而且最悲哀的是,以如此巨大的代价换来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教育观念决定教育和教学的方法,而方法必然决定结果,这并不是一个深奥的道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引导者是教师。素质教育其实在很早就在推行,其实就是一个教学过程问题,老师的转变就是要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把教育办出特色。

教育必须有超前性、发展性,走在改革的前沿,让别人仰视,不然就会永远跟在别人后头,尘土飞扬。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只有顺应形势、大胆而上、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追求理想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只有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改才能让学生有活力有幸福。

3.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生活中自主学习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让教师带着理念进课堂,是学生带着个性去探究,让课堂充满成长的热望,让教与学成为师生体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快乐幸福的课堂。

遵循三个原则:“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

一个人能掌握他读过信息的10%,听到信息的20%,说出信息的70%,经历过的事情的90%,讲过一遍,掌握100%

总而言之,宽松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喜悦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喜有所得的满足感,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

4、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发展个性

学校德育就是让学生有自信、有希望,让孩子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课外活动的形式生动活泼,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和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中去,使学生的课外生活呈现多样化。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通过自己创造条件或环境,设计、组织或实施活动内容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即学生通过动手,通过体验,通过活动去丰富自己,因而课外活动有很强的实践性。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正是由于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诱释出他们青春活力,才使得他们对课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们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也使得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同时,又能使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此外,课活动还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的视野,发展学生对政治、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的兴趣和才能,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就一定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科学家钱学森对温总理提出:“教育一定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

总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教会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们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教育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的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校长讲坛

吴海鹰副校长
让学生“上好学”
作者:  作者:吴海鹰  |   来源: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 2010-04-16 点击数: 674

我国的基础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义务教育达到了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快速提高。人民群众需要优质教育,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要公平教育。国民教育已经解决了“上学难”,实现了“好上学”的问题,但教育发展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教育质量滞后于教育规模,教育改革滞后于教育发展,基础教育面临新着挑战。在这种形式下教育必须改革创新,学校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特色,办人民群众需要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 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的一种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让学生从“好上学” 向“上好学”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为突破口,有效开展素质教育。

1.校长的定位与决策、执行力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首先校长要树立教育公平的思想意识与教育观念,要树立公平行为,公平对待不同性别、民族、家庭经济状况或背景的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成功的机会;让所有的师生在公平、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

作为校长要明确学校的愿景,提升执行力,必须了解教育、了解课堂、了解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长的教育思想要具有超时性,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改革方面要具备敢为人先的魄力,给老师们树立课改的信心和决心,让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老师成长、学校提升。

决策在领导,执行靠大家,决策是眼睛,执行是双腿。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成功、学校发展,但往往因为缺乏智慧、毅力,导致执行力低,失去了执行力,就失去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创造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落实学校的发展目标,就不能实现学校的愿景。学校的执行力,就是学校的办学质量。

2.进行教师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转变思想观念往往被视为口号,被当作软任务,因此,往往说得多,措施少;口号多,行动少。现如今,还有不少学校把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挂在嘴上,做的却仍只是单一的应试教育,其代价是牺牲了教师的创造力,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而且最悲哀的是,以如此巨大的代价换来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教育观念决定教育和教学的方法,而方法必然决定结果,这并不是一个深奥的道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引导者是教师。素质教育其实在很早就在推行,其实就是一个教学过程问题,老师的转变就是要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把教育办出特色。

教育必须有超前性、发展性,走在改革的前沿,让别人仰视,不然就会永远跟在别人后头,尘土飞扬。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只有顺应形势、大胆而上、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追求理想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只有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改才能让学生有活力有幸福。

3.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生活中自主学习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让教师带着理念进课堂,是学生带着个性去探究,让课堂充满成长的热望,让教与学成为师生体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快乐幸福的课堂。

遵循三个原则:“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

一个人能掌握他读过信息的10%,听到信息的20%,说出信息的70%,经历过的事情的90%,讲过一遍,掌握100%

总而言之,宽松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喜悦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喜有所得的满足感,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

4、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发展个性

学校德育就是让学生有自信、有希望,让孩子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课外活动的形式生动活泼,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和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中去,使学生的课外生活呈现多样化。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通过自己创造条件或环境,设计、组织或实施活动内容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即学生通过动手,通过体验,通过活动去丰富自己,因而课外活动有很强的实践性。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正是由于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诱释出他们青春活力,才使得他们对课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们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也使得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同时,又能使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初步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此外,课活动还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的视野,发展学生对政治、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的兴趣和才能,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就一定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科学家钱学森对温总理提出:“教育一定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

总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教会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们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教育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的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地址:柳州市鱼峰区文苑路18号

邮编:545000

联系电话:0772-2456302 / 0772- 2456286

中国禁毒公众号

柳州二中微信号

  网站统计
  • 今日文章:0
  • 本月文章:4
  • 文章总数:3231
  • 点击总量:6752976
版权所有:柳州市第二中学 桂ICP备1701201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66号
技术支持:盈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