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堂好课(吴海鹰)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 2010-01-13  点击数: 2288次

关键词:教师与学生,学会与会学,主动性与创造性。

新课程理念提出:“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人生的引路人、精神的教练等。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课堂上既有教师的思维过程又有学生的参与和探索、体验过程。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一堂“自主学习、探究”;是师生知识与活动的“生成性的课”。是一堂“效率、意义课”。课堂中教师也是参与者、引导者和管理者。

一、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标准

(一)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1.基础目标。指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2.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是学生作为认识、实践和自身发展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

3.体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1.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实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2.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3.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结合。

4.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鼓励创新。

(四)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1.课堂驾御能力。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容量适当,教学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2.实践操作能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

3.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规范、精练、简明、生动;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字体规范。

二、什么样的课才叫好课

什么样的课才叫好课,这问题就像问什么样的人才叫美人,以不同的标准,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好课不再是“技艺展示”,更多的是“风格追求”,是教师带着理念进课堂,是学生带着个性去探究,让课堂充满成长的热望,让教与学成为师生体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因而,我心目中的好课可能是这样的:

首先,好课应是保持“自然”、“常态”课。

好课需要设计,但设计不等于作秀。一堂好课,不在于刻意制造些什么,更不在于额外附加些什么。恰似厨师做菜,重要的不是“全席”,不是“珍馐”,而是能对人胃口,让人吃得轻松,吃得满意,这就够了。好课也应该是因“材”(教材)设教,因“材”(学生)施教。那种需要大动干戈、另起炉灶的课,往往是“公开课”,是竭尽全力上给别人看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这样的课,纵有千好百好,学生是不会鼓掌的,教师也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是生活,上课如过日子,顺其自然才是真。因为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在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教学活动如果由少数人策划,多数人去“落实”,这种课充其量不过是“批量生产的拷贝”,其必然缺乏创造性。许多人认为学习期间的任务只是接受,将来工作时才需要创造,殊不知创造性是从小养成的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如果课堂教学向无创造性,势必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复制型的思维方式、非创造性的人格,将来也难以有创造。 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没有个性就没创造。在遵守教育基本原则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特点。       

    第三,一堂好课应该是“ 效率的课与生成性”的课

   一堂课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课堂活动是不能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知识产生过程的生成。特别是教师独特的个人知识和个人魅力的参与。
     第四,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课

      上课是学习共同体“对话”着、“协商”着,智慧地穿越知识的原野。因而,好课在激发学生求知、奋进。 教育教学专家们都主张:少上课,多读书。少上课是要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多读书是要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尽可能地拓展学习空间。中国画中有“留白”一绝,很值得教师借鉴。滴水不漏的课,是教师的“匠心独运”,可以让听课者刮目相看,但绝不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这样的“好课”,是教师的“独秀”,学习的主体学生却只当了一回群众演员。没有空间,就没有遐想与深思;没有遐想与深思,何来个性与创新?留下空间,有时就是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创造!

    第五,好课应是体现“美感”的课。

     好课就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课堂应体现学科的美。不能体现美的课,就象一个美女很美,你却只让别人看到的是美女的X光片。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很美,好课就要挖掘到知识的美,让人感受到美。好教师应当重课艺又重科研。好课应当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让人动脑并动心,让人回味并期待。换个角度是否可以这样强调:好课是飘扬理念的课;好课是孕育激情的课;好课是挥洒个性的课;好课是创造空间的课;好课是自然而然的课;好课是不拘一格的课。

三、怎样上好一堂课

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是一个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学科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体会学科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科的价值,增进对学科的理解。

上课就是教学生学习知识,好课是要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主要谈一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

 (一)精心设计,深浅得当

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旧的知识点出发,符合从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认识规律。其中由浅入深很重要。浅是深的基础,深是浅的发展。上课要有层次,有针对性。我认为立足于浅,面向大多数学生尤为重要。

  (二) 多少适量,以少胜多

多与少本身是一对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果一味搞题海战术不可取,它会导致学生学的生吞活剥得不到消化,既抓不住重点,又培养不出能力,上课必须突出重点,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会发现

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善于“异想天开”。要努力创设情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要给学生提供诱因,引起学生新的发现。教师在教学时要作好表率,要充分展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不仅仅要教“题目应该这样解”,而且要教“解法是怎样思考出来的”?如一开始是怎样探索的?走过哪些弯路?产生那些错误?怎样才能想出来?等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活中有死,死中求活

每一个学科知识的理论性都很强,这些看起来上是“死”的东西,但是要学生学得好,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给他们金钥匙,去掌握数学学科的规律,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

 (五) 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爱护,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列的情感体验。“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学那门课。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获得的所有成绩(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有了兴趣就有内动力,学习就是自发自主而不是强迫的活动,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废寝忘食,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表扬一些勤于思考,刻苦努力的学生,对于一些反应较慢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别气馁,继续努力。”“再想想,你会成功的”。这样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探索性的过程,不断的努力,克服困难就会达到无限风光的顶峰。课上课下主动与学生们一起探讨,不摆出师道尊严的古板样,让大家觉得尊重、信赖、佩服你,才是受欢迎的教师。

总而言之,一堂好课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学生要学的氛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喜悦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喜有所得的满足感。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肯下苦功,不断更新观念,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受到学生由衷的欢迎。

                                                                     096

  校长讲坛

吴海鹰副校长
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堂好课(吴海鹰)
作者: 来源: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 2010-01-13 点击数: 2288

关键词:教师与学生,学会与会学,主动性与创造性。

新课程理念提出:“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人生的引路人、精神的教练等。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课堂上既有教师的思维过程又有学生的参与和探索、体验过程。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一堂“自主学习、探究”;是师生知识与活动的“生成性的课”。是一堂“效率、意义课”。课堂中教师也是参与者、引导者和管理者。

一、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标准

(一)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1.基础目标。指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2.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是学生作为认识、实践和自身发展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

3.体验目标。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1.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实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2.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3.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结合。

4.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鼓励创新。

(四)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1.课堂驾御能力。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容量适当,教学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2.实践操作能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

3.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规范、精练、简明、生动;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字体规范。

二、什么样的课才叫好课

什么样的课才叫好课,这问题就像问什么样的人才叫美人,以不同的标准,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好课不再是“技艺展示”,更多的是“风格追求”,是教师带着理念进课堂,是学生带着个性去探究,让课堂充满成长的热望,让教与学成为师生体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因而,我心目中的好课可能是这样的:

首先,好课应是保持“自然”、“常态”课。

好课需要设计,但设计不等于作秀。一堂好课,不在于刻意制造些什么,更不在于额外附加些什么。恰似厨师做菜,重要的不是“全席”,不是“珍馐”,而是能对人胃口,让人吃得轻松,吃得满意,这就够了。好课也应该是因“材”(教材)设教,因“材”(学生)施教。那种需要大动干戈、另起炉灶的课,往往是“公开课”,是竭尽全力上给别人看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这样的课,纵有千好百好,学生是不会鼓掌的,教师也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是生活,上课如过日子,顺其自然才是真。因为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在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教学活动如果由少数人策划,多数人去“落实”,这种课充其量不过是“批量生产的拷贝”,其必然缺乏创造性。许多人认为学习期间的任务只是接受,将来工作时才需要创造,殊不知创造性是从小养成的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如果课堂教学向无创造性,势必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复制型的思维方式、非创造性的人格,将来也难以有创造。 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没有个性就没创造。在遵守教育基本原则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特点。       

    第三,一堂好课应该是“ 效率的课与生成性”的课

   一堂课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课堂活动是不能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知识产生过程的生成。特别是教师独特的个人知识和个人魅力的参与。
     第四,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课

      上课是学习共同体“对话”着、“协商”着,智慧地穿越知识的原野。因而,好课在激发学生求知、奋进。 教育教学专家们都主张:少上课,多读书。少上课是要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多读书是要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尽可能地拓展学习空间。中国画中有“留白”一绝,很值得教师借鉴。滴水不漏的课,是教师的“匠心独运”,可以让听课者刮目相看,但绝不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这样的“好课”,是教师的“独秀”,学习的主体学生却只当了一回群众演员。没有空间,就没有遐想与深思;没有遐想与深思,何来个性与创新?留下空间,有时就是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创造!

    第五,好课应是体现“美感”的课。

     好课就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课堂应体现学科的美。不能体现美的课,就象一个美女很美,你却只让别人看到的是美女的X光片。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很美,好课就要挖掘到知识的美,让人感受到美。好教师应当重课艺又重科研。好课应当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让人动脑并动心,让人回味并期待。换个角度是否可以这样强调:好课是飘扬理念的课;好课是孕育激情的课;好课是挥洒个性的课;好课是创造空间的课;好课是自然而然的课;好课是不拘一格的课。

三、怎样上好一堂课

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是一个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学科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体会学科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科的价值,增进对学科的理解。

上课就是教学生学习知识,好课是要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主要谈一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

 (一)精心设计,深浅得当

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旧的知识点出发,符合从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认识规律。其中由浅入深很重要。浅是深的基础,深是浅的发展。上课要有层次,有针对性。我认为立足于浅,面向大多数学生尤为重要。

  (二) 多少适量,以少胜多

多与少本身是一对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果一味搞题海战术不可取,它会导致学生学的生吞活剥得不到消化,既抓不住重点,又培养不出能力,上课必须突出重点,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会发现

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善于“异想天开”。要努力创设情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要给学生提供诱因,引起学生新的发现。教师在教学时要作好表率,要充分展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不仅仅要教“题目应该这样解”,而且要教“解法是怎样思考出来的”?如一开始是怎样探索的?走过哪些弯路?产生那些错误?怎样才能想出来?等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活中有死,死中求活

每一个学科知识的理论性都很强,这些看起来上是“死”的东西,但是要学生学得好,并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给他们金钥匙,去掌握数学学科的规律,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

 (五) 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爱护,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列的情感体验。“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学那门课。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获得的所有成绩(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有了兴趣就有内动力,学习就是自发自主而不是强迫的活动,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废寝忘食,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表扬一些勤于思考,刻苦努力的学生,对于一些反应较慢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别气馁,继续努力。”“再想想,你会成功的”。这样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探索性的过程,不断的努力,克服困难就会达到无限风光的顶峰。课上课下主动与学生们一起探讨,不摆出师道尊严的古板样,让大家觉得尊重、信赖、佩服你,才是受欢迎的教师。

总而言之,一堂好课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学生要学的氛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喜悦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喜有所得的满足感。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肯下苦功,不断更新观念,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受到学生由衷的欢迎。

                                                                     096

地址:柳州市鱼峰区文苑路18号

邮编:545000

联系电话:0772-2456302 / 0772- 2456286

中国禁毒公众号

柳州二中微信号

  网站统计
  • 今日文章:0
  • 本月文章:4
  • 文章总数:3231
  • 点击总量:6750282
版权所有:柳州市第二中学 桂ICP备1701201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66号
技术支持:盈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