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走近孔子,领悟因材施教(陈 玲)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 2010-01-10  点击数: 3028次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有“贤人七十、第子三千”;他第一交让平民百姓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力;他没有流传下自己的独著,但根据他和他几位学生的言记和行为记载而成的语录体散文《论语》却成为封建时代正统思想的经典著作;他还用尽一生的时间整理了《待》、《书》、《礼》、《易》,编纂了《春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古人,这种影响异常深远,无论是我们的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同样存在。一部《论语》真实可信地记录了孔子的政治、哲学教育思想。其中谈教育谈学习的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一种情况同孔子一生的经历是对应的。从他30岁办私学起,直到七十二岁逝世,在长达四十余年的岁月里,不管是官居司寇地位显赫的暑假,还是厄于陈、蔡身处危难的时候,孔子从未停止过教育实践活动。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原则和方法,这些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珍贵的遗产和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

孔子很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教育。他认为人的天赋不同,智慧与愚蠢、善良与凶恶、急进与畏缩,宽弘与狭隘的苗子几乎在童蒙时代就显露出端倪。作为教者,应该讲究“因材施教”的方法。天性聪慧者,不可过分鼓励其聪明,因为天性聪慧者往往忽视扎实的学问功底,不肯作深入的思索,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不了大材。本性善良者,不应一味教以善良,太善良了,踏入社会就会受人欺侮。思想激进者,不能火上浇油,太急进了,考虑问题就会脱离实际,处理事情便会违背大多数人的心愿;心地宽厚者,如果再教他“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应当把右脸也伸过去”,那么,过分的宽厚和忍让,会导致窝囊。同一个问题,由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就作出不同的回答,其中体现的便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据《论语·先进》中记,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闻斯行之?”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说:“闻斯行之”。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呢?孔子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有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子路)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有人不解:“为什么‘有父兄在’便不能‘闻斯行之’呢?”原来,子路性急,听见一件事情就要立即去办。孔子觉得子路这个人往往将生死置之度外,好勇而办事急躁、鲁莽,缺乏谨慎,日后会有性命之虞,所以劝他遇事谨慎,多想想自己的父亲和哥哥,不要把命白白丢了,疏忽了做儿子和弟弟的职守。

孔子还认为人的智力,品德,学问,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对一位教育者来说,施教以前,首先必须鉴别一下受教育者的现有水平,确定其上、中、下的等级,这同木工制作之前要辨别木料的质地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加辨识或辨识不当,教育者就会白费许多精力。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这是因为,资质下等式基础差,道理讲得太深或要求太高,结果只会增加受教育者的畏难情绪,甚至把他们吓跑。这也是犯了“欲速则不达”的错误。所以对“中人以下”的受教育者来说,当务之急是把他们的水平提高到“中人”的档次,然后再同他们“语上”。这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讲究时效的教育思想。

要因材施教,首先必须“识材”,即客观、正确地了解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否则便不可收到“因材施教”,促生成材的效果。在《论语》中,有好几处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学生的评价,由此可见他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之细,了解之深。如上文提到的子路,后来在卫国内乱中死于难,说到底,,就是没有把性急、鲁莽、轻生的毛病彻底改掉,导致最终其父丧子,其兄丧弟,失去依靠的不幸结局,有利地证实了当初孔子“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的预见性,而这种预见性就来自他对弟子的深刻了解。此外,他还对不同学生的性格进行对照:“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意思是说,高柴(即子羔)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即子张)偏激。也有不同学生的能力对照:“回也其庶几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他观察学生很细致,评价学生也很客观,不因爱恶而失之偏颇。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无人能及,是孔子最理想的传道者,颜回死时,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可孔子对这位准接班人也毫不客气地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可见他对爱徒“闷嘴葫芦”的特点看的清清楚楚。正因为孔子对学生的品德、学问等方面情况了然于胸,他才能抓住时机“因材施教”。

孔子是最早提倡并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的古代教育家,他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这种经验得到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家的继承发展,唐代的教育家张载就深得其中真味。他手说:“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善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若洒扫应对,乃幼而孙弟之事,长而教之,人必倦弊,惟圣人于大德有始有卒,故事无大小,莫不处极,今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德教之,是诬也。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这就是主张先了解学习难易内容,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教学法系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反观当今教育现状,固疾之一就是许多教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爱随大流,人云亦云,从众心理异常突出,他们早早就形成了定势思维,不敢质疑问难,没有创新,缺少向权威挑战的勇气……之所以形成此种固疾,是因为教育界相当部分老师教育思想僵化生硬,千篇一律,严重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在教育教学中极少考虑学生个人的性格、气质、爱好、特长、条件、基础,他们搞教育教学工作,就像一个机械的花匠,只满足于完成任务式的干一样的活儿:浇浇水,施施肥,除除草,剪剪叶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在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每棵树,每株草,每种花,每片叶各自应有的样子。这种花匠尚且如此,更何况教育者面对的是有思想,有灵性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任何违背了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的教育肯定是毫无意义,没有出路和活动。要打破目前这种教育的不利局面,教育出能真正挑起二十世纪更新、更强的中国的重担的接班人,我们就要时刻牢记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并善于从古人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寻找宝藏,古为今用,开创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教育思想,让因材施教等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园地才会呈现出姹紫嫣红,异彩纷呈的美景,我们的教育前景才会一片光明。

 

  科技教育

教研交流
快乐走近孔子,领悟因材施教(陈 玲)
作者: 来源: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 2010-01-10 点击数: 3028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有“贤人七十、第子三千”;他第一交让平民百姓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力;他没有流传下自己的独著,但根据他和他几位学生的言记和行为记载而成的语录体散文《论语》却成为封建时代正统思想的经典著作;他还用尽一生的时间整理了《待》、《书》、《礼》、《易》,编纂了《春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古人,这种影响异常深远,无论是我们的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同样存在。一部《论语》真实可信地记录了孔子的政治、哲学教育思想。其中谈教育谈学习的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一种情况同孔子一生的经历是对应的。从他30岁办私学起,直到七十二岁逝世,在长达四十余年的岁月里,不管是官居司寇地位显赫的暑假,还是厄于陈、蔡身处危难的时候,孔子从未停止过教育实践活动。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原则和方法,这些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珍贵的遗产和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

孔子很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教育。他认为人的天赋不同,智慧与愚蠢、善良与凶恶、急进与畏缩,宽弘与狭隘的苗子几乎在童蒙时代就显露出端倪。作为教者,应该讲究“因材施教”的方法。天性聪慧者,不可过分鼓励其聪明,因为天性聪慧者往往忽视扎实的学问功底,不肯作深入的思索,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不了大材。本性善良者,不应一味教以善良,太善良了,踏入社会就会受人欺侮。思想激进者,不能火上浇油,太急进了,考虑问题就会脱离实际,处理事情便会违背大多数人的心愿;心地宽厚者,如果再教他“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应当把右脸也伸过去”,那么,过分的宽厚和忍让,会导致窝囊。同一个问题,由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就作出不同的回答,其中体现的便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据《论语·先进》中记,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闻斯行之?”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说:“闻斯行之”。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呢?孔子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有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子路)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有人不解:“为什么‘有父兄在’便不能‘闻斯行之’呢?”原来,子路性急,听见一件事情就要立即去办。孔子觉得子路这个人往往将生死置之度外,好勇而办事急躁、鲁莽,缺乏谨慎,日后会有性命之虞,所以劝他遇事谨慎,多想想自己的父亲和哥哥,不要把命白白丢了,疏忽了做儿子和弟弟的职守。

孔子还认为人的智力,品德,学问,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对一位教育者来说,施教以前,首先必须鉴别一下受教育者的现有水平,确定其上、中、下的等级,这同木工制作之前要辨别木料的质地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加辨识或辨识不当,教育者就会白费许多精力。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这是因为,资质下等式基础差,道理讲得太深或要求太高,结果只会增加受教育者的畏难情绪,甚至把他们吓跑。这也是犯了“欲速则不达”的错误。所以对“中人以下”的受教育者来说,当务之急是把他们的水平提高到“中人”的档次,然后再同他们“语上”。这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讲究时效的教育思想。

要因材施教,首先必须“识材”,即客观、正确地了解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否则便不可收到“因材施教”,促生成材的效果。在《论语》中,有好几处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学生的评价,由此可见他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之细,了解之深。如上文提到的子路,后来在卫国内乱中死于难,说到底,,就是没有把性急、鲁莽、轻生的毛病彻底改掉,导致最终其父丧子,其兄丧弟,失去依靠的不幸结局,有利地证实了当初孔子“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的预见性,而这种预见性就来自他对弟子的深刻了解。此外,他还对不同学生的性格进行对照:“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意思是说,高柴(即子羔)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即子张)偏激。也有不同学生的能力对照:“回也其庶几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他观察学生很细致,评价学生也很客观,不因爱恶而失之偏颇。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无人能及,是孔子最理想的传道者,颜回死时,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可孔子对这位准接班人也毫不客气地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可见他对爱徒“闷嘴葫芦”的特点看的清清楚楚。正因为孔子对学生的品德、学问等方面情况了然于胸,他才能抓住时机“因材施教”。

孔子是最早提倡并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的古代教育家,他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这种经验得到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家的继承发展,唐代的教育家张载就深得其中真味。他手说:“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善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若洒扫应对,乃幼而孙弟之事,长而教之,人必倦弊,惟圣人于大德有始有卒,故事无大小,莫不处极,今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德教之,是诬也。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这就是主张先了解学习难易内容,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教学法系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反观当今教育现状,固疾之一就是许多教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爱随大流,人云亦云,从众心理异常突出,他们早早就形成了定势思维,不敢质疑问难,没有创新,缺少向权威挑战的勇气……之所以形成此种固疾,是因为教育界相当部分老师教育思想僵化生硬,千篇一律,严重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在教育教学中极少考虑学生个人的性格、气质、爱好、特长、条件、基础,他们搞教育教学工作,就像一个机械的花匠,只满足于完成任务式的干一样的活儿:浇浇水,施施肥,除除草,剪剪叶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在他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每棵树,每株草,每种花,每片叶各自应有的样子。这种花匠尚且如此,更何况教育者面对的是有思想,有灵性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任何违背了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的教育肯定是毫无意义,没有出路和活动。要打破目前这种教育的不利局面,教育出能真正挑起二十世纪更新、更强的中国的重担的接班人,我们就要时刻牢记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并善于从古人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寻找宝藏,古为今用,开创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教育思想,让因材施教等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园地才会呈现出姹紫嫣红,异彩纷呈的美景,我们的教育前景才会一片光明。

 

地址:柳州市鱼峰区文苑路18号

邮编:545000

联系电话:0772-2456302 / 0772- 2456286

中国禁毒公众号

柳州二中微信号

  网站统计
  • 今日文章:0
  • 本月文章:7
  • 文章总数:3647
  • 点击总量:7851689
版权所有:柳州市第二中学 桂ICP备1701201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66号
技术支持:盈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