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激趣教学中几个注意事项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学习活动亦如此,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可见,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这一点已得到公认,多教师课堂激趣艺术的论文也证明了许多教师都在为此努力着。但是我们的学生厌学现象是否降至个别?我们的学生整体知识水平是否有了大面积提高?答案恐怕不是让人欣喜的那个。那么问题何在?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兴趣的持续问题。换言之,激趣只能擦出火花、点燃火炬,并不能保证火炬的持续燃烧,而火炬只有持续燃烧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因此教师还需作进一步的努力来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谨就高中语文激趣教学提几个注意事项:
一、注意做好兴趣的持续牵引工作
为提高学习效率,许多教师会在课堂上采用有趣的活动形式如画漫画、讲故事、演讲、演戏、猜谜、对对子、作广告等,这些有别于日常讲课的形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本来学习效率可以很快提高,但事实上却常出现学生的兴趣点燃后又瞬间熄灭了。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未能设计到位,只考虑了“激趣”未考虑“尽兴”,令学生兴奋了一下后不知如何是好了。比如,许多学生对谜语这种传统文学形式了解不多,而教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沉鱼落雁(打一名词)”学生就会漫无边际的瞎猜“西施”、“王昭君”、“美女”等,在教师的一一否定后,学生兴趣锐减,最后只得由教师宣布谜底:信息,教学效率大大降低了。再比如一位教师叫学生演讲,学生问起要求,答:“随便”。结果出人意料,一个劳动委员上讲台去总结上周大扫除的情况。当我们说“随便”时,本意是要给学生广阔的空间,不去束缚他们的思想,但也许学生一直以来习惯了教师的安排或者思想丰富难以取舍,在听到“随便”后,他们中的许多人会不知所措,乱答一气甚至造成课堂上令人尴尬的冷场,再有趣的活动也要被迫按下“暂停”键,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可能转瞬即逝了。如何让学生的兴趣持续其实是备课的一个重点,教师应当格外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
1、形式要恰当、多样、灵活,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高中生的知识有一些但不够丰富,独立思考能力也不太强,教师可根据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给全班同学分小组进行活动,优势互补,团体作战,能让很多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分组活动时应避免成为少数几个学生的“个人秀”,一些小的激趣教学环节可让某些同学充分发挥特长。一般使用竞赛式,评委可以是本班同学、班主任、科任老师也可以是别班的同学、老师;可以现场点评也可以课后写评议文章、自我总结。
2、要求要明确具体适当,慎用“随便”“自由发挥”这样的字眼。不作要求,学生容易迷茫,不知所措;要求太低,学生容易敷衍,收获不大;要求过高,学生容易受挫,兴趣中止:适合的才是好的。
3、适当补充教材和一般教辅资料没有的知识。谜语、漫画、戏剧表演等知识并非考点,学生手头上很可能没有任何资料,需适当补充。
4、充分估计其兴趣点所在及流向,防止其兴趣偏移。如上一例,学生有可能由“沉鱼落雁”就想到古代“四大美女”再想到当今的美女明星甚至“没女”,一发而不可收拾,既定教学目标就难以达到了。
只有设计到位,考虑全面,才能持续牵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兴趣盎然地度过课上时光。
二、注意加强活动的线性联系,增强学生成就感
活动丰富多样固然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但不宜太频繁使学生忙于应付而无法静心学习。其实,许多有趣的活动可多次开展,不但不会令学生生厌,反而能让其在反复几次后达到熟练,获得成就感。如笔者试过多次让学生就写景的文句设计导游词:第一次是把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转述成一段导游词,强调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人心动得想去游览;第二次是第二天学习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第三次是一月后上的《登泰山记》全文。实际情形是:第一次,许多同学做成了诗句翻译,我提示他们要打开所有感官,可从视觉、听觉、感觉几方面去描述;第二次,学生已能从视觉、听觉方面去描述,还有学生说可听到猿的哀鸣,这表明他们已懂得不能孤立地看诗句,要联系上下文才能全面解读诗句,但感觉方面他们无法把握,于是我又进一步提示他们运用联想:对流水、落叶古人会想到什么,学生恍悟;第三次,导游竞赛,一些学生不用提示已可以把景观描绘做得很好,俨然一个合格导游,在师生的联合评价中体会属于自己的成就感。经测验,学生基本掌握写景诗句的品读方法,对《登泰山记》中的许多文言词汇也记忆清晰。任何知识、技能都要反复多次才能掌握、熟练,只一次活动容易让学生的兴趣随生随灭,只有加强活动的线性联系,不再把活动当成孤立的点,让兴趣持续,,才能让学生在加深知识、提高能力、更多地体会到成就感之后,从而逐步促使学生对学习从有趣向乐趣、志趣转化。
三、注意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及巧妙转移话题
再精心的设计也不能保证课堂上不出“意外”,有时难免会有一些学生突然提出问题或故意答偏题,这时教师要冷静,须知这正是学生此刻的兴趣所在,好好利用可以事半功倍。我在上《祝福》时就有一学生突然问:“为什么祥林嫂二次丧夫后还要回到鲁镇,她到一个没人认识她的地方不是更好吗?”这问题我也没想过,顿了一下后我冷静地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她到别处会怎样,结果学生热烈讨论起来,最后,这个突然发问不但很顺利的解决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问题,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一下就让他们清楚地感受到了这个悲剧的典型性。这个突发问题比我原先的设计有效多了。还有一次,我上《诗经•邶风•静女》时,课后有道练习要求把该诗翻译为白话文,一学生故意把“白话”理解为“粤语”并当众朗读,惹得全班大笑,我没阻止它他,只要求大家静下来听他再读一遍,同学们都很惊讶,非常好奇地再听了一遍,一个学生说:“像音乐一样”,“对!”我不失时机地说,“很压韵吧?比普通话读得还顺呢!”接下来我顺势讲了有关古音跟今音的一些关系,还告诉他们用本地话读也有类似效果,学生且疑且乐地用本地话再读了一遍。课后好多学生说对这节课印象深刻,很有趣。这正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学生兴致突发甚至故意“捣乱”都还能学到知识,从惊奇到震惊,从快乐到骄傲的学习体验怎能不令他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基本功及“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无论是预设好的兴趣点还是意外产生的兴趣点都能有效利,何愁课堂不充满趣味呢?
四、注意培养间接兴趣,促进其与直接兴趣的转化
人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兴趣称为间接兴趣。在学习活动中,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学生容易对那些简单、生动有趣的知识产生直接兴趣,但知识也有复杂的、枯燥乏味的,这时如果学生对掌握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就会对其产生间接兴趣,从而激励自己去学习那些本无兴趣的东西,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尝到甜头后,又会对这种知识产生直接兴趣。相对直接兴趣,学生的间接兴趣对教师的依赖更大,这就要求教师更要注意培养间接兴趣。如应用文格式严格、单一,学起来难免枯燥、琐碎,教学时可告诉学生,小节最能见出素质,小事做得好没人表扬但做得不好会立刻让人觉得你素质很低。大家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立刻认真学起来。再如,学生为图省事背诗时往往有句无篇,还说大不了这几分不要了。我在上课时就加强对诗歌结构的分析,把诗歌跟文章的关系揭示出来,让他们明白:诗是浓缩的文章,因为有字数、平仄、压韵、对仗等限制,它的结构更精巧,语言更精炼,堪称浓缩的精华,只背一首短诗便可记下一篇在选材、立意、结构、修辞都有很高借鉴价值的文章,效率多高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学生通过实际地套用、模仿,尝到了背诗的甜头对背诗产生了直接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善于使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彼此交替、相互转化,就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学习效果当然也会更好。
五、注意挖掘学生的兴趣点
我曾给一个的班代了几节课,我发现同学们都很活跃,于是我要求他们根据《我与地坛》的思想感情自选曲目填词,课上朗诵。没想到上课时学生们不满足于只念不唱,又当场请唱得好同学唱歌,在歌声中再次充分地感受到了母爱。这节出乎意料的课也让我明白:课堂内要激趣少不了课堂外“掘”趣,教师只有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才能发现他们的兴趣点所在。如果发现学生有特长,无论唱歌、跳舞、绘画、武术、朗诵、演讲甚至某件小事做得特好,尽可能增加其表现机会,充分肯定他,让他感到自己在闪光,他就会对这老师所教科目产生较大兴趣。有个体育生,体育以外的课他都打不起精神,据说他有一次受到我鼓励后回家第一次背起了语文,得知这一点后我决定让他帮我改默写本以促进他背书,没想到他改得很认真,正确率非常高,我在课堂上大大表扬了他,那以后我总让他帮我改一些作业,以此来促进他学习,结果他语文会考过了,这是他九科会考中唯一过的一科。
除了走近学生,教师自身也应适当参与学生感兴趣的事,以获得直接感受。这首先要求教师抛开自身兴趣,看看学生喜欢的明星,听听学生喜欢的歌曲,文科教师不妨参与科技节,理科教师不妨参与艺术节,拆除学科藩篱,打开自己的心胸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发现他们丰富多样的兴趣点,才能在教学中实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持续。
总之,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后还要注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持续一段时间,量变达到质变,学生对方面知识或某学科就会产生长久的兴趣,兴趣的火炬持续燃烧,成材就指日可待了!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2、《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