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实效课堂建设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佚名  |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 2012-02-10  点击数: 1095次

 

广西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C类课题
普通高中实效课堂建设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负责人:石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全面、和谐、积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破了必修课—统天下的局面,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却大多还保留着习惯的方式,顽强地展现着传统教育思想。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上世纪上半叶主要受日本式的赫尔巴特学说控制,50代后至“文革”前,则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形式理论方面实质上与西方传统教学论是一致的),在实践中形成了较稳定的传统模式。
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如教师特征、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但对实效课堂却少有提及,也没有系统的研究。我国则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我国已有丰富的教学论著作,但大多只是从某一侧面或层次切入: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探讨问题;实用主义教学论则从学生立场出发;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在心理过程的分析,社会学的眼光集中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等的描述上;学科教学法则偏重于结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设计;国外学派林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各自强调一个侧面,或认知,或策略,或行为控制,或情感、人际关系、人格发展。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认识课堂教学,但我们依然缺乏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的研究,“有效课堂”研究在国内也有一些典型经验,它们比较集中的经验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如洋思中学“先学后讲,当堂巩固”模式,其核心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讲练结合,注重单位课堂的知识掌握;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标;山东兖州一中“三步六段——循环大课堂模式即三步:课前、课中、课后,六个阶段: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通过上述情况的了解,我们发现广西普通高中学校在构建实效课堂的研究上大部分学校尚处于侧重对某个环节或者部分的研究,从学校整体的管理机制与实效课堂构建的整个体系建设尚未出现,因此我校开展本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并力争形成有实施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实效课堂: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率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好,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幸福指数高。
2. 课堂亮点:教学亮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课堂教学中一切引人注目的有重要作用的环节、情景、方法等。本项目课题中的“教学亮点”属于狭义,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精彩片段。这个精彩片段,体现了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科学的教育理论,与“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课程标准”基本精神一致,能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这个精彩片段,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采用的策略、方式方法先进合理,新颖独特,富有创意,不仅切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师生创造性使用教材,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益,而且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本课题的研究试图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建设实效课堂管理机制、课堂实施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到一般的构建策略,从而为同类学校的相关研究和区域推进策略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帮助,形成具有一般规律性且具有一定操作性的理念和结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2)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3)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2.陶行知新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新教育的根本点在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学生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享教。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要求教师有一种反思的意识。
4.教学最优化基本理论。教学最优化是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它启示我们教师从许多习以为常、但效益很少的行动中解放出来,选择最好的实施教学的课堂管理模式等。
5.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层涵义指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层涵义指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个人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
6.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日渐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主导方向,教育的功能更加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特征,教育的育人目标也由侧重于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人转为侧重于先行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人。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试图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建设实效课堂管理机制、课堂实施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到一般的构建策略,从而为同类学校的相关研究和区域推进策略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帮助,形成具有一般规律性且具有一定操作性的理念和结论。它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这一实践层面。这里所说的教育内涵发展是在外延发展的基础上的深层追求,其基本内容和指向有:质量发展。相对于规模发展,它更加追求质量的发展,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创新发展。相对于模仿发展。我们力图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将全校教育教学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界。其应用研究价值表现为:
1.实施实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高效率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
2.实效课堂的建立能够让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效,营造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轻负高效的教学氛围,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打造幸福教育。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指导者和激励者。学校要从课程、课堂教学和活动中创设让学生喜欢的元素和氛围,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广大教师的智慧与付出。当教师的所有教育教学行为饱含热情、喷薄激情,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会充满智慧的火花,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真正喜欢学校,喜欢课堂。
3.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思路的创新,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4.实效课堂的建立能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的研究的目标
1.形成有利于教师形成课堂亮点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课堂亮点的创设于教师而言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这样一系列的研究过程,教师掌握的教育理论将更为丰富,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将有所改变,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将更加科学,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当具备创设亮点意识和具备创设亮点能力的教师不是个体或者少数,而是成为一个群体,一种普遍形象,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学校通过教育教学的管理有意识地引导教师,给教师提供平台,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这对于课堂亮点的形成和持续存在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2.将不同的亮点纳入相应的学科课型,使课堂亮点的创设常规化、系列化、学科化,创建富有特色的“柳州二中实效课堂”。
六、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实施课堂教学途径及方式实效性的探索,将课堂实效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柳州二中实效课堂”建设模式,使学生课堂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程度得到切实提高,优化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幸福指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1.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实效课堂管理模式。
2.通过专家讲座、校内外教师课堂实施手段交流、教学理论书籍学习等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对“实效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集中分析排查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效低效教学行为”,形成各学科“实效课堂”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的实施方式。
3.树立正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乐学为根本、以实效为方向、以能力为目标”教学理念,形成“信任学生是师德的要求,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依靠学生是智慧的源头,发展学生是教育的宗旨”的价值取向。
4.加强对“实效课堂”课堂教学的研究,落实“把激情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兴趣浓厚;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有好心态;把尊重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成为主人;把活动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感受乐趣;把提问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保持专心;把启发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学会思考;把方法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把创新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学会创造;把激励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十大要求。
    5.着力研究“实效课堂”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实行“一表格、二教案(共案、个案)、三阶段(工作回顾、集体教研、个性拓展)、四统一(进度、内容、作业、检测)、五备课(课标、教材、教法、学生、习题)、六要求(备课组长敢负责;备课组长敢管、提、催、问、说),确保课前精心备课。
6.提高教师个体发展水平,建设一支积极推进“实效课堂”课堂教学的一线教师队伍,促进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7.突出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效性研究,科学拟定教学计划,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采用教学手段。新授课课堂教学做到“严、准、密、多、好、实”,即程序要“严”、新知传授要“准”、思维训练要“密”、交流方式要“多”、教学氛围要“好”、教学效益要“实”;讲评课做到“透、清、死、明、活、全、对、好、细”,即错误题目要讲透,解题思路要讲清,规律内容要讲死,题目分类要讲明,典型题目要讲活,要考知识要讲全,得分策略要讲对,课后要求要讲好,归纳总结要讲细。复习课做到“有数、有路、有法、有效”,即大纲要求要有数、归纳总结要有路、公式记忆要有法、题型精选要有效、重点内容要反复、解题步骤要规范、课堂训练要分层复习效果要反馈。
8.积极探索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转变。精心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四动”( 眼动、脑动、手动、嘴动),确保“四量”(大容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促使学生乐学、肯学、想学、会学。
9.做好课堂有效作业的研究。 一是加强练习、作业内容的研究与设计,提高练习、作业内容的有效性,尤其要加强重点知识板块和常见错误题型的研究;二是加强作业、练习方式的研究,提高训练方式的有效性,尤其要注重学习成效的及时巩固;三是加强作业、练习量的分层控制,提高各层次作业量的合理有效性,尤其要注重通过量的浓缩实现质的提升的有效性;四是强化作业、练习的批改与辅导,确保作业、练习反馈的有效性。作业本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及时反馈,对问题突出者进行个别辅导,分层要求,全面激励。逐步建立、完善学科题库。
10.坚持“自下而上 以点带面   百花齐放   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从“实践-认识”,再由“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推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促使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批评与重建的意识与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七、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它的特点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量大,充分发挥领导、教师、研究人员的作用。行动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它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注重研究与行动相结合,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之共同合作扬长避短。
2.实验研究法: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可行性方案可以通过实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设计实验班和控制班并进行前测和后测的控制,比较课题研究的效果。
3.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和理论,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并用于研究当中。
4.个案法:对有成长效快的教师做个案分析,跟踪调查,叫其撰写成长心得,在研究小组内进行推广性研究。
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教师的成长的研究,总结出一些成功的做法及模式,并进行推广应用。
6.资料分析、成果评价的方法:
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结合每一个环节的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通过集体评审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二)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坚持“自下而上 以点带面   百花齐放   循序渐进”的原则,“自下而上”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发现、自我发掘教学亮点;“以点带面”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抓落实。“百花齐放”指鼓励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循序渐进”指不是一次性、完成任务式的。而是长期的不断深入和提高的。本研究分为以下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2月)
1.确定课题,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收集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设计研究方案,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子课题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层培训,组织课题主要成员参加柳州市教科所组织的相关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和培训,同时每月开展一次校本理论学习和培训,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普通高中实效课堂建设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团队: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梁树颖 宫家敏
副组长:吴海鹰 覃卫东 郑文勇 石 欣
成 员:李 逊 蒋柳红 王晓东 李 明 黄元祥 吴秋凤 李志伟 曾 懿 
李永安 蒋小琼 张闰 皮 星 于 梅 吴 茜 黄 颖 黄 祺 陈康波 陈小桥 石 岭
课题成员组
课题组执行组长:石 欣 蒋柳红

课题组成员情况
姓名
职务(学科)
职称
石 欣
教学副校长
中学高级
梁树颖
校长
中学高级(特级教师)
吴海鹰
副校长
中学高级(特级教师)
蒋柳红
教务主任
中学高级
张 蓓
生物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冉 红
语文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郭 茵
数学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吴静波
物理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陈群英
化学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李志伟
科研信息处副主任
中学二级

课题督导组:吴秋凤 于 梅 李志伟
资料保管人:廖玉玲 石 岭
2.成立专家顾问团,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聘请区内外专家到我校讲学听课,对我校课题进行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落实课题组成员研究任务,通过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积累经验,讨论完善理论框架,为课题的全面实施作好辅垫。
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在各科教学中具体实施,同时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
4.根据研究方案,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根据课题开展的要求,每月上报三次研究进展信息简报。
5.定期(每月一次)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完成各子课题的实验,写好研究报告。
6.举行中期成果汇报会并进行课题中期评比。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第四阶段: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提交研究成果,申请课题鉴定,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八、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及分工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负责人
1
2011.5—2011.12
 
研究方案、学习材料、文献综述等
石欣
李志伟
2
2012.1 -2012.12
研究阶段计划、总结、论文
石欣
3
2013.1-2013.7
论文集、课题研究报告
石欣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负 责 人
1
2013.7
《柳州二中“实效课堂”建设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石欣
2
2013.7
各学科代表课例、论文、教学案例、研究文集等
石欣
蒋柳红

九、课题的保障措施
1.我校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十一五”期间承担了两项国家级子课题,八项区级课题,十一项市级课题,其中已有十五项课题顺利结题,由于科研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科研先进单位,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市级科研先进单位。
2.学校对教育科研所需经费采取倾斜政策,对于有关活动所需的经费保障有力,硬件投入每年不少于30万。所有有关活动所需的经费确保提供。
3.研究时间:学校能提供充分的研究时间。
4.科研手段:
(1)组织保证:通过课题招标的方式组织学科课题科研实践小组负责人,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和课题领导小组协调下开展研究工作。
(2)制度保证:强化学习、讨论、培训、研究课等各项制度的落实。
(3)成果保证:本课题研究成果力求有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注重可信度和推广价值。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方案,实验报告,论文,课例专著,网络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
十、主要参考文献
1.欧阳芬 王海燕著 《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
2.赵蕊,《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崔允,《有效教学》
4.李霞,《教研方式创新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支撑》
 

 

  校务公开

科研处
《普通高中实效课堂建设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  作者:佚名  |   来源: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 2012-02-10 点击数: 1095

 

广西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C类课题
普通高中实效课堂建设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负责人:石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全面、和谐、积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破了必修课—统天下的局面,增设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却大多还保留着习惯的方式,顽强地展现着传统教育思想。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方式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上世纪上半叶主要受日本式的赫尔巴特学说控制,50代后至“文革”前,则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形式理论方面实质上与西方传统教学论是一致的),在实践中形成了较稳定的传统模式。
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如教师特征、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但对实效课堂却少有提及,也没有系统的研究。我国则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我国已有丰富的教学论著作,但大多只是从某一侧面或层次切入:传统教学论从教的角度探讨问题;实用主义教学论则从学生立场出发;教育心理学的兴趣在心理过程的分析,社会学的眼光集中在师生互动、课堂生活、人际关系等的描述上;学科教学法则偏重于结合学科内容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设计;国外学派林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各自强调一个侧面,或认知,或策略,或行为控制,或情感、人际关系、人格发展。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认识课堂教学,但我们依然缺乏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的研究,“有效课堂”研究在国内也有一些典型经验,它们比较集中的经验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如洋思中学“先学后讲,当堂巩固”模式,其核心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讲练结合,注重单位课堂的知识掌握;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标;山东兖州一中“三步六段——循环大课堂模式即三步:课前、课中、课后,六个阶段: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通过上述情况的了解,我们发现广西普通高中学校在构建实效课堂的研究上大部分学校尚处于侧重对某个环节或者部分的研究,从学校整体的管理机制与实效课堂构建的整个体系建设尚未出现,因此我校开展本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并力争形成有实施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实效课堂: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率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好,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幸福指数高。
2. 课堂亮点:教学亮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课堂教学中一切引人注目的有重要作用的环节、情景、方法等。本项目课题中的“教学亮点”属于狭义,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精彩片段。这个精彩片段,体现了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科学的教育理论,与“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课程标准”基本精神一致,能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这个精彩片段,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采用的策略、方式方法先进合理,新颖独特,富有创意,不仅切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师生创造性使用教材,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益,而且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本课题的研究试图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建设实效课堂管理机制、课堂实施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到一般的构建策略,从而为同类学校的相关研究和区域推进策略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帮助,形成具有一般规律性且具有一定操作性的理念和结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2)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3)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2.陶行知新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新教育的根本点在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学生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享教。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要求教师有一种反思的意识。
4.教学最优化基本理论。教学最优化是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它启示我们教师从许多习以为常、但效益很少的行动中解放出来,选择最好的实施教学的课堂管理模式等。
5.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层涵义指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层涵义指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个人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
6.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日渐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主导方向,教育的功能更加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特征,教育的育人目标也由侧重于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人转为侧重于先行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人。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试图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建设实效课堂管理机制、课堂实施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到一般的构建策略,从而为同类学校的相关研究和区域推进策略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帮助,形成具有一般规律性且具有一定操作性的理念和结论。它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这一实践层面。这里所说的教育内涵发展是在外延发展的基础上的深层追求,其基本内容和指向有:质量发展。相对于规模发展,它更加追求质量的发展,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创新发展。相对于模仿发展。我们力图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将全校教育教学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界。其应用研究价值表现为:
1.实施实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高效率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
2.实效课堂的建立能够让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效,营造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轻负高效的教学氛围,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打造幸福教育。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指导者和激励者。学校要从课程、课堂教学和活动中创设让学生喜欢的元素和氛围,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广大教师的智慧与付出。当教师的所有教育教学行为饱含热情、喷薄激情,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会充满智慧的火花,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真正喜欢学校,喜欢课堂。
3.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思路的创新,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4.实效课堂的建立能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的研究的目标
1.形成有利于教师形成课堂亮点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课堂亮点的创设于教师而言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这样一系列的研究过程,教师掌握的教育理论将更为丰富,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将有所改变,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将更加科学,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当具备创设亮点意识和具备创设亮点能力的教师不是个体或者少数,而是成为一个群体,一种普遍形象,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学校通过教育教学的管理有意识地引导教师,给教师提供平台,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这对于课堂亮点的形成和持续存在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2.将不同的亮点纳入相应的学科课型,使课堂亮点的创设常规化、系列化、学科化,创建富有特色的“柳州二中实效课堂”。
六、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实施课堂教学途径及方式实效性的探索,将课堂实效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柳州二中实效课堂”建设模式,使学生课堂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程度得到切实提高,优化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幸福指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1.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实效课堂管理模式。
2.通过专家讲座、校内外教师课堂实施手段交流、教学理论书籍学习等方式提高广大教师对“实效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集中分析排查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效低效教学行为”,形成各学科“实效课堂”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的实施方式。
3.树立正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乐学为根本、以实效为方向、以能力为目标”教学理念,形成“信任学生是师德的要求,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依靠学生是智慧的源头,发展学生是教育的宗旨”的价值取向。
4.加强对“实效课堂”课堂教学的研究,落实“把激情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兴趣浓厚;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有好心态;把尊重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成为主人;把活动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感受乐趣;把提问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保持专心;把启发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学会思考;把方法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把创新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学会创造;把激励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十大要求。
    5.着力研究“实效课堂”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实行“一表格、二教案(共案、个案)、三阶段(工作回顾、集体教研、个性拓展)、四统一(进度、内容、作业、检测)、五备课(课标、教材、教法、学生、习题)、六要求(备课组长敢负责;备课组长敢管、提、催、问、说),确保课前精心备课。
6.提高教师个体发展水平,建设一支积极推进“实效课堂”课堂教学的一线教师队伍,促进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7.突出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效性研究,科学拟定教学计划,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采用教学手段。新授课课堂教学做到“严、准、密、多、好、实”,即程序要“严”、新知传授要“准”、思维训练要“密”、交流方式要“多”、教学氛围要“好”、教学效益要“实”;讲评课做到“透、清、死、明、活、全、对、好、细”,即错误题目要讲透,解题思路要讲清,规律内容要讲死,题目分类要讲明,典型题目要讲活,要考知识要讲全,得分策略要讲对,课后要求要讲好,归纳总结要讲细。复习课做到“有数、有路、有法、有效”,即大纲要求要有数、归纳总结要有路、公式记忆要有法、题型精选要有效、重点内容要反复、解题步骤要规范、课堂训练要分层复习效果要反馈。
8.积极探索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转变。精心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四动”( 眼动、脑动、手动、嘴动),确保“四量”(大容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促使学生乐学、肯学、想学、会学。
9.做好课堂有效作业的研究。 一是加强练习、作业内容的研究与设计,提高练习、作业内容的有效性,尤其要加强重点知识板块和常见错误题型的研究;二是加强作业、练习方式的研究,提高训练方式的有效性,尤其要注重学习成效的及时巩固;三是加强作业、练习量的分层控制,提高各层次作业量的合理有效性,尤其要注重通过量的浓缩实现质的提升的有效性;四是强化作业、练习的批改与辅导,确保作业、练习反馈的有效性。作业本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及时反馈,对问题突出者进行个别辅导,分层要求,全面激励。逐步建立、完善学科题库。
10.坚持“自下而上 以点带面   百花齐放   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从“实践-认识”,再由“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推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促使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批评与重建的意识与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七、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它的特点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量大,充分发挥领导、教师、研究人员的作用。行动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它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注重研究与行动相结合,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之共同合作扬长避短。
2.实验研究法: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可行性方案可以通过实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设计实验班和控制班并进行前测和后测的控制,比较课题研究的效果。
3.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和理论,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并用于研究当中。
4.个案法:对有成长效快的教师做个案分析,跟踪调查,叫其撰写成长心得,在研究小组内进行推广性研究。
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教师的成长的研究,总结出一些成功的做法及模式,并进行推广应用。
6.资料分析、成果评价的方法:
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结合每一个环节的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通过集体评审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二)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坚持“自下而上 以点带面   百花齐放   循序渐进”的原则,“自下而上”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发现、自我发掘教学亮点;“以点带面”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抓落实。“百花齐放”指鼓励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循序渐进”指不是一次性、完成任务式的。而是长期的不断深入和提高的。本研究分为以下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2月)
1.确定课题,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收集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设计研究方案,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子课题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层培训,组织课题主要成员参加柳州市教科所组织的相关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和培训,同时每月开展一次校本理论学习和培训,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普通高中实效课堂建设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团队: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梁树颖 宫家敏
副组长:吴海鹰 覃卫东 郑文勇 石 欣
成 员:李 逊 蒋柳红 王晓东 李 明 黄元祥 吴秋凤 李志伟 曾 懿 
李永安 蒋小琼 张闰 皮 星 于 梅 吴 茜 黄 颖 黄 祺 陈康波 陈小桥 石 岭
课题成员组
课题组执行组长:石 欣 蒋柳红

课题组成员情况
姓名
职务(学科)
职称
石 欣
教学副校长
中学高级
梁树颖
校长
中学高级(特级教师)
吴海鹰
副校长
中学高级(特级教师)
蒋柳红
教务主任
中学高级
张 蓓
生物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冉 红
语文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郭 茵
数学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吴静波
物理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陈群英
化学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
李志伟
科研信息处副主任
中学二级

课题督导组:吴秋凤 于 梅 李志伟
资料保管人:廖玉玲 石 岭
2.成立专家顾问团,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聘请区内外专家到我校讲学听课,对我校课题进行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落实课题组成员研究任务,通过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积累经验,讨论完善理论框架,为课题的全面实施作好辅垫。
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在各科教学中具体实施,同时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
4.根据研究方案,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根据课题开展的要求,每月上报三次研究进展信息简报。
5.定期(每月一次)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完成各子课题的实验,写好研究报告。
6.举行中期成果汇报会并进行课题中期评比。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第四阶段: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提交研究成果,申请课题鉴定,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八、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及分工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负责人
1
2011.5—2011.12
 
研究方案、学习材料、文献综述等
石欣
李志伟
2
2012.1 -2012.12
研究阶段计划、总结、论文
石欣
3
2013.1-2013.7
论文集、课题研究报告
石欣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负 责 人
1
2013.7
《柳州二中“实效课堂”建设模式课题研究报告》
石欣
2
2013.7
各学科代表课例、论文、教学案例、研究文集等
石欣
蒋柳红

九、课题的保障措施
1.我校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十一五”期间承担了两项国家级子课题,八项区级课题,十一项市级课题,其中已有十五项课题顺利结题,由于科研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科研先进单位,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市级科研先进单位。
2.学校对教育科研所需经费采取倾斜政策,对于有关活动所需的经费保障有力,硬件投入每年不少于30万。所有有关活动所需的经费确保提供。
3.研究时间:学校能提供充分的研究时间。
4.科研手段:
(1)组织保证:通过课题招标的方式组织学科课题科研实践小组负责人,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和课题领导小组协调下开展研究工作。
(2)制度保证:强化学习、讨论、培训、研究课等各项制度的落实。
(3)成果保证:本课题研究成果力求有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注重可信度和推广价值。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方案,实验报告,论文,课例专著,网络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
十、主要参考文献
1.欧阳芬 王海燕著 《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
2.赵蕊,《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崔允,《有效教学》
4.李霞,《教研方式创新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支撑》
 

 

地址:柳州市鱼峰区文苑路18号

邮编:545000

联系电话:0772-2456302 / 0772- 2456286

中国禁毒公众号

柳州二中微信号

  网站统计
  • 今日文章:0
  • 本月文章:21
  • 文章总数:3624
  • 点击总量:7803075
版权所有:柳州市第二中学 桂ICP备1701201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66号
技术支持:盈和动力